晋贤文档网 - www.wujinxian.com 2025年05月02日 11:29 星期五
  • 热门搜索: 会上 党课
  • 当前位置 首页 >专题文档 > 讲话稿 >

    2025年度最新讲话系列6156徐州市文联副主席沈士峰:在“徐州作家看大许”主题创作实践活动上讲话【完整版】

    来源: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:2025-04-26 13:20:02

  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5年度最新讲话系列6156徐州市文联副主席沈士峰:在“徐州作家看大许”主题创作实践活动上讲话【完整版】,供大家参考。

    2025年度最新讲话系列6156徐州市文联副主席沈士峰:在“徐州作家看大许”主题创作实践活动上讲话【完整版】

    聚焦乡村振兴书写新山乡巨变

    在“徐州作家看大许”主题创作实践活动上的讲话

    徐州市文联副主席  沈士峰

    (20xx年6月8日)

    各位领导、各位老师、各位作家朋友们:

      大家上午好!今天很高兴参加市作协和铜山作协联合主办的“聚焦乡村振兴书写新山乡巨变——徐州作家看大许”采风实践活动。举办此次活动,既是对中国作协“新山乡巨变”创作计划的贯彻落实,也是新时代徐州文学创作的现实需要,还是贯彻落实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”主题实践、提高广大作家文学创作水平重要途径,所以今天的采风实践活动意义重大!同时我代表各位作家,对大许镇党委、政府为这次作家采风活动提供各项便利和服务表示由衷的感谢!

      近年来,铜山区作协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新成就,聚焦乡村振兴主题、弘扬名家名品效应、发挥作协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,在区文联姚主席的关心指导下,在铜山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帮助下,有计划、有目标、多批次地组织作家诗人,挖掘乡村独具特色的悠久文化、历史,搜集创作素材,审视乡村变迁、书写“新山乡巨变”,先后出版发行《打开吕梁的方式》《古槐树下——铜山作家精品文库》《遇见打开守望——名人名家写铜山》等文集,这些文集有较强的地域性色彩、浓郁的生活气息、鲜明的时代特征,为助力铜山乡村振兴、铜山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学样式。希望全市各级作协能够紧跟时代潮流,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,组织作家采风创作,推动徐州文学高质量发展。

      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,在经济、政治、文学领域上都离不开“乡土”,“乡土”根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。中国人对乡土的感情是潜在的,也是最为深刻真挚的。乡土文学不仅仅和一个国家经济兴衰、政体沿革、伦理流变、社会发展密切相关,也常常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心态有关,和一个民族的精神飞升、心灵的丰盈、情感的和谐、人格的完善有关,乡亲们睦邻友善的淳朴交往,孝亲敬老的宗族文化,乡村自治的人文风范,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,空灵美丽的自然景观,都是乡村独有特色和名片。可以说,在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常常蕴含着一个民族最潜在深沉、最充实雄浑的东西。中国的乡土文化也由此形成了一整套价值、情感、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,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,并总结出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学思想、“道法自然”的生活方式,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,也孕育出了“天人合一”“民胞物与”“海纳百川”等文化特质,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。

      文学有根,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,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。徐州文脉深厚绵长,乡土文学创作别具一格,佳作频出。赵本夫的“地母三部曲”《黑蚂蚁蓝眼睛》《天地月亮地》《无土时代》、叶炜的“乡土中国三部曲”《福地》《富矿》《后土》、周淑娟的《贾汪真旺》、陈恒礼的《淘宝第一村》《佟海,请回答》、朱群英的《大沙河笔记》,以及孙友田、王辽生、西川、胡弦、大卫、丁可、黑马、赵宏杰、吴允峰、杨华等大批诗作无不取材于苏北地区的乡土佳构,也正是徐州广大作家持续不懈耕耘,形成了徐州文学朴素、厚重、宏阔、大气的特质与风格,雄浑“汉风”和温婉“吴韵”共同织就了江苏的文化版图和文学地图。希望徐州广大作家永远秉持朴素的创作姿态、持续开掘厚重的文学题材、发扬宏阔的精神向度、涵育大气卓尔不凡的文学境界,以此创作出更多具有徐州风格、徐州特色、徐州气派的文学扛鼎之作。

     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。某种程度上,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习近平总书记说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既要有城市现代化,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。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,推动乡村经济、乡村法治、乡村文化、乡村治理、乡村生态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,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
      现代中国的乡村治理与传统中国的乡村治理截然不同,难度很大,农业强不强、农村美不美、农民富不富,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,由于我国各地资源禀赋千差万别、中国现代化进程依然任重道远,农村社会普遍存在产业短板、人才短板、文化短板、生态短板、组织短板等五大短板,其中“人的新农村”建设比“物的新农村”建设更加任重道远,相比于物质的现代化,人的现代化其实更难。这些矛盾和薄弱环节都是我们文学创作必须直面正视的问题和难点,也是书写“新山乡巨变”文学意义所在。乡村振兴战略用“乡村”概念替代“农村”概念,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、文化单元,以期在更高、更长远的层次上实现乡村的品质发展、融合发展、全面发展。乡村振兴内涵中,“乡风文明”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,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、旗帜和方向。我们应该认真梳理乡村的历程和文化的基本价值,反思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,从乡村的历史、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乡村的未来。

      徐州历史悠久、人文厚重、民风古朴,有着广袤的乡村社会,独特的传说和民间故事,以及别具一格的方言俗语、饮食习惯、民俗艺术,这些独有的楚风汉韵、风土人情,都是徐州作家的重要写作素材,我们真诚希望徐州广大作家沉下心来,深刻关照乡村的时代变迁,多致力于宏阔的史诗般的乡村文学题材作品创作。

      今明两年,徐州市文联和作协将逐步建立完善“深入生活,扎根人民”主题创作常态化机制,将把“聚焦乡村振兴、书写新山乡巨变”系列采风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牢,科学谋划、集中资源、主动融合、积极作为,将陆续组织骨干作家赴浙江、江苏以及徐州各地去探寻、解构不同特色的中国乡村,组织骨干作家赴县(市、区)镇、村挂职锻炼,开阔我们写作视野,用徐州作家的灵感、笔触书写好“新山乡巨变”徐州样本,努力提升文学作品的精神高度、地域特质和文化内涵,为乡村振兴赋能,为新山乡巨变塑型铸魂。

      一切有价值、有意义的文学创作,都应反映现实、观照现实,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、回答现实课题。希望徐州广大作家勇立时代潮流,立足于徐州现实,植根徐州大地,不断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和笔力,用心用情用功书写好新时代徐州乡村振兴新样本。

      谢谢大家。

    相关文章:

    Top